首页 资讯 正文

新乡获嘉:春管用上“读墒术” 麦田开启精准灌溉

体育正文 92 0

新乡获嘉:春管用上“读墒术” 麦田开启精准灌溉

新乡获嘉:春管用上“读墒术” 麦田开启精准灌溉

大象(dàxiàng)新闻记者 卢家民 陈培闯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职福利 韩万魁 获嘉融媒

2025年(nián)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推进农业(nóngyè)科技力量协同攻关,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,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。

眼下,在河南省获嘉县,40余万亩小麦陆续返青,需水量增加(zēngjiā)。当地利用智能化土壤墒情系统,通过物联网、无人机等高新科技赋能,实现节水节肥(jiéféi),为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(jiānshíjīchǔ)。

这两天,在河南省(hénánshěng)获嘉县照镜镇“小麦-玉米轮作水肥一体化(yītǐhuà)高效用水技术示范区”,农户们正忙碌着春灌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今年使用的智能化土壤墒情系统(xìtǒng),能够实时监测田间(tiánjiān)土壤的湿度和温度,让种植户们根据土壤墒情、田间苗情,得出科学的灌溉水量与灌溉时间。

“现在这块地里水分是20%多,墒情还差不多,但是现在小麦正处于返青期,麦长得比较(bǐjiào)壮一点,水肥需求(xūqiú)比较大。我们就结合追肥,适当(shìdàng)再(zài)浇个15-16立方米水,”在手机上查看土壤墒情后,获嘉县俊辉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长俊说,“跟以前大水漫灌相比(xiāngbǐ),现在方便多了,能省人工成本和肥料成本。一季(yījì)下来,每亩地能增收个三四百块钱。对咱们农民来说,增产增收,信心很大。”

目前,获嘉县共(gòng)设置(shèzhì)17个墒情自动检测站点。农技人员能够通过电脑或手机,随时随地查看传感器检测到(dào)的土壤墒情、温度,结合遥感卫星监测的苗情,给农户们提供灌溉建议,指导农户利用接入物联网的“水肥一体化”滴灌系统(xìtǒng),把水肥精准的送到小麦根部。

相较于传统方式,这种灌溉方式能够节水30%以上,提高(tígāo)化肥利用率20%以上,增产20%左右(zuǒyòu)。

据(jù)获嘉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王庆安介绍:“根据苗情,根据天气(tiānqì),我们可以制定浇多少水的计划。浇水的时候,也能知道,浇多少水是合适的。我们的老百姓浇地更有数了。高科技的支持(zhīchí),我们的水肥管理(guǎnlǐ)更加准确,老百姓种地更有底气。”

对于墒情较好的(de)地块,无人机追肥是当地冬小麦“春管(chūnguǎn)”的得力科技助手。在河南省获嘉县中和镇佳芯家庭农场,飞手们正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,为田间小麦进行追肥。十几秒的时间,50斤的化肥就(jiù)均匀(jūnyún)的播撒在麦田里。

“像我(wǒ)这200亩地(dì),以前用人工(réngōng)追肥的话,得7-8个工人作业3-4天才能完成,现在我一个人一天就把肥追了,费用能省(néngshěng)一半,总体来说,用无人机比传统人工的,用的成本低、然后效率高。”农场负责人秦振江告诉记者。

目前,获嘉县科技春管覆盖率达到50%,通过智能化系统(xìtǒng)与无人机作业(zuòyè)协同,较传统模式节水率达30%以上。借助卫星遥感监测与物联网精准调控,全县小麦一类苗占比达55%,较去年同期(qùniántóngqī)提升3个百分点。经农业部门测算,今年(jīnnián)春管阶段每亩节水约25立方米、节约(jiéyuē)氮肥纯量1.5公斤。

“依托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管理系统,实现(shíxiàn)病虫害动态预警、精准(jīngzhǔn)调控水肥,使用飞防无人机(wúrénjī)、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等智慧农业手段,落实小麦镇压(zhènyā)化控、统防统治、水肥一体化等关键增产技术措施,深入推进(tuījìn)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,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奠定基础。”获嘉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连洲说。

编辑:陈培闯二审:段(duàn)玉龙三审:卢家民

新乡获嘉:春管用上“读墒术” 麦田开启精准灌溉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